周邊商品及特色

「周邊商品」通常指的是與某個品牌、知名角色、電影、遊戲、動畫或其他媒體內容相關聯的產品,這些產品通常以該品牌或內容的標誌、角色或主題為特色。這些周邊商品的目的是滿足粉絲和愛好者的需求,並幫助宣傳或賺取品牌的收入。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周邊商品類型:

  1. 玩具和模型:包括玩偶、模型、公仔和玩具等,通常以品牌的角色或形象為基礎。
  2. 服飾和配件:衣服、帽子、背包、鞋子、手錶等,印有品牌標誌或內容的圖案。
  3. 文具和辦公用品:筆、筆記本、貼紙、文件夾等,裝飾有品牌或內容的圖案。
  4. 家居裝飾:海報、牆貼、床單、枕頭、杯子等,以品牌內容的圖案裝飾。
  5. 食品和飲料:以品牌或內容的名稱和圖案裝飾的食品和飲料,如糖果、飲料、餅乾等。
  6. 遊戲和玩具:包括益智遊戲、卡片遊戲、棋盤遊戲等,以品牌或內容元素為主題。
  7. 音樂和媒體:音樂專輯、電影DVD、海報、漫畫等,包含品牌或內容的內容。
  8. 電子產品:手機殼、筆記型電腦包、耳機等,以品牌或內容圖案為特色。

這些周邊商品通常在品牌的官方商店、線上商店、專賣店和活動會場出售。它們不僅為品牌和內容提供了獨特的宣傳渠道,還為粉絲提供了機會,以擁有和展示他們喜愛的品牌或內容。無論是迷戀電影、動畫、遊戲還是其他媒體內容,都有豐富的周邊商品供選擇。

歷任局長

陳清文

任職期間

34/12/21 至 37/03/05

學歷

英國劍橋大學

主要經歷

  • 西南運輸處處長(29.09~34.02)
  • 軍委會戰時運輸管理局參事(34.03~34.12)

郎鍾騋

任職期間

37/03/06 至 38/03/04

學歷

北平大學機械系

主要經歷

  • 黔桂鐵路工程局代理機務處長(30~34)
  • 京滬區鐵路管理局副總工程司(35~37)

莫 衡

任職期間

38/03/05 至 50/02/08

學歷

交通大學

主要經歷

  • 交通部主任秘書(35.05~35.12)
  • 交通部隴海鐵路局局長(32.12~38.03)

陳舜畊

任職期間

50/02/09 至 52/02/08

學歷

上海滬江大學

主要經歷

  • 臺灣省農林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39.04~44.04)
  • 臺灣航業公司總經理(47.7~50.01)

徐人壽

任職期間

52/02/09 至 55/05/02

學歷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土木碩士

主要經歷

  • 交通部專門委員(34.02~34.10)
  • 基隆港務局局長(34.11~52.01)

林則彬

任職期間

55/05/03 至 57/10/24

學歷

馬尾海軍製造學校製造系

主要經歷

  • 臺灣省公路局副局長(38.10~46.11)
  • 臺灣省公路局局長(46.11~55.04)

陳樹曦

任職期間

57/10/25 至 61/06/08

學歷

交通大學鐵路管理學院

主要經歷

  • 臺灣鐵路管理局運務處處長(37.03~50.04)
  • 臺灣鐵路管理局副局長50.04~57.10)

陳德年

任職期間

61/06/09 至 65/06/15

學歷

北平大學電機系

主要經歷

  • 臺灣鐵路管理局運務處處長(55.02~59.1)
  • 臺灣鐵路管理局副局長(59.01~61.06)

范 銳

任職期間

65/06/16 至 69/03/15

學歷

交通大學鐵道管理學院

主要經歷

  • 臺灣鐵路管理局運務處處長(59.01~59.09)
  • 臺灣鐵路管理局副局長(59.10~65.05)

董 萍

任職期間

69/03/16 至 72/06/15

學歷

陸軍官校砲兵科

主要經歷

  • 國防部後勤參謀次長(63.12~67.03)
  • 中正理工學院院長(67.03~69.03)

卜元禮

任職期間

72/06/16 至 76/08/31

學歷

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

主要經歷

  • 臺灣鐵路管理局副總工程司(66.07~68.08)
  • 臺灣鐵路管理局副局長(68.08~72.06)

張壽岑

任職期間

76/09/01 至 80/07/15

學歷

臺灣大學商學系

主要經歷

  • 臺灣鐵路管理局運務處處長(74.01~74.12)
  • 臺灣鐵路管理局副局長(74.12~76.09)

陳世芳

任職期間

80/07/16 至 84/07/31

學歷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工學博士

主要經歷

  • 臺灣鐵路管理局總工程司(71.01~72.06)
  • 臺灣鐵路管理局副局長(72.07~80.07)

陳德沛

任職期間

85/08/01 至 89/10/31

學歷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

主要經歷

  • 臺灣鐵路管理局主任秘書(80.07~81.02)
  • 臺灣鐵路管理局副局長(81.02~84.08)

黃德治

任職期間

89/11/01 至 92/12/04

學歷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碩士

主要經歷

  • 交通部司長(83.06~87.02)
  • 交通部參事(87.02~89.10)

徐達文

任職期間

92/12/05 至 95/03/30

學歷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

主要經歷

  • 臺灣鐵路管理局主任秘書(90.01~92.01)
  • 臺灣鐵路管理局副局長(92.01~92.12)

何煖軒

任職期間

95/03/31 至 95/11/13

學歷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所博士

備註

(交通部常務次長兼代局長)

主要經歷

  • 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局長(86.08~91.07)
  • 高速鐵路工程局局長(91.07~94.08)

陳峰男

任職期間

95/11/14 至 96/06/26

學歷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

主要經歷

  • 臺灣鐵路管理局主任秘書(92.03~94.01)
  • 臺灣鐵路管理局副局長(94.01~95.11)

范植谷

任職期間

96/06/27 至 103/04/06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博士

主要經歷

  • 交通部參事(94.08~95.12)
  • 臺灣鐵路管理局副局長(95.12~96.06)

周永暉

任職期間

103/04/07 至 105/09/18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運輸工程博士

主要經歷

  •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副局長(97.3-102.3
  • 期間兼任臺鐵局副局長三個月)
  •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局長(102.3-103.4)

鹿潔身

任職期間

105/10/12 至 107/11/08

學歷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學士

主要經歷

  • 臺灣鐵路管理局副局長(101.3-105.10)

張政源

任職期間

107/11/09 至 110/01/15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

主要經歷

  • 臺南市政府副市長(106.1.25~107.7.15)
  • 交通部政務次長(107.7.16~107.11.1)
  • 交通部參事(107.11.2~107.11.8)

祁文中

任職期間

110/01/16 至 110/04/26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

備註

(交通部常務次長兼代局長)

主要經歷

  • 交通部航港局局長(102.3~105.8)
  •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所長(105.8~105.10)

臺灣鐵路管理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鐵路局歷史

臺鐵局局徽

臺鐵局的創建,可追溯至臺灣清治時期的1887年由時任臺灣巡撫劉銘傳成立的全臺鐵路商務總局,為臺灣鐵路運輸肇建之始;但機構之直接前身,為臺灣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稱「鐵道部」),現今的組織編制與路線規模多奠基於此時期。其徽章於1950年代啟用,是由沿用鐵道部原徽章所改造,代表臺灣的俗體字「台」字、加上鐵軌的橫斷面所組成。其預定於2024年公司化,改制為臺灣鐵路公司。 清朝時代的全臺鐵路商務總局,僅有總辦(局長)、會辦(副局長)、機車駕駛員(機車司機員)、票房司事(站長)等數十人編制,路線僅有約100公里。日治時代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完成東、西兩岸的鐵路幹線,分別採用762mm與1067mm之軌距。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鐵道部於1945年改制為鐵路管理委員會,歸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管轄。1948年3月臺灣省政府正式宣布將鐵路管理委員會改制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歸於臺灣省政府交通處管轄,首任局長郎鍾騋於3月5日上任。1998年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實施後,臺鐵局改為直隸中華民國交通部管轄,全銜則改為「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9%90%B5%E8%B7%AF%E7%AE%A1%E7%90%86%E5%B1%80來自維基百科

普快車

普快車(2006年11月1日前為普通車與平快車)是臺灣鐵路管理局的車種之一。

戰後,臺灣鐵路原只有每站皆停的普通車與某些站不停的快車兩種車種,而各列車編成中有等級不同之車廂,收費亦有所不同。

後於1953年起實施「平等號」列車制度,各列車由單一等級客車廂編成,是故有謂「平快車」即為「平等號快車」的簡稱。自此,狹義來說,普通車是指以三等客車編成,每站皆停的列車,而平快車是指以無空調二等客車編成,某些車站不停靠的列車。

而後於1988年9月1日對號特快列車等級取消以後,普通車與平快車乃用以泛指無空調列車,所使用車廂包含通勤客車(三等客車)、用於對號特快與平快車的車廂(二等客車),及多種柴油客車(詳見柴油普通車(柴普)一段)。後來普通車與平快車改為相同票價,惟於列車停靠站與待避層級上仍有差別(普通車級別低於平快車)。

後來台鐵客車全面空調化,無空調客車僅運用在非電化路線上使用,於2020年12月23日改點停駛前僅剩南迴線存在一天一班往返,南迴線上的普快車常為三等與二等客車混合編成。另外曾有一批平快車(35SPK32700型客車)被加裝冷氣改為冷氣平快,雖有空調,但排點、牽引種別、停靠車站等等,皆與一般平快車並無太大差異,收費也與平快車相同。

一列停靠於金崙車站的普快車
概述
別稱普通車/平快車
類型普通列車、通勤列車
營運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開行日期2006年11月1日(16年345天)
中止營運日期2020年12月22日(2年294天)
所屬鐵路局臺灣鐵路管理局
列車等級乙種客車或丙種客車
技術
使用車輛詳見普通車章節
軌距1,067毫米(窄軌)

普通車

一般而言普通車泛指由機車牽引無空調三等客車,每站都停的列車,有些普通車也曾附掛行李車(甚至是貨車車體的代用行李車——因此牽引種別屬於低速)。戰後初期三等客車內部配備簡單,僅有面對面之木條椅及電扇,行駛路況不佳之路段時乘坐感不佳。 所用之車廂有稱為通勤客車者,簡稱為TP(三等客車)。

  • 30TP/TPK32600型:1956年日本川崎車輛製,共50輛(30TP32601~32640、30TPK32601~32610)。
  • 35TP/TPK32700型:1959年日本東急車輛製,共50輛(35TP32701~32740、35TPK32701~32710)。
  • 35TP/TPK32770型:1960年日本東急車輛製,共17輛(35TP32771~32784、35TPK32771~32773)。
  • 35TP/TPK32800型:1960年日本富士車輛、台北機廠製,共75輛(35TP32801~32837、35TPK32801~32820、32831~32848)。
  • 35TP/TPK32850型;1969年日本汽車會社、新潟鐵工所、川崎車輛製,共50輛(35TP32851~32880、35TPK32851~32870)。
  • 40TP/TPK32200型:1971年印度製,又俗稱「印度仔」,共113輛(40TP32201~32283、40TPK32201~32230)。

上述各型客車基本上內部有電扇,每側有兩個氣壓控制的自動門(單扇或雙扇),開關由列車長統一控制;門邊附有鍊條,以為車門故障時警示與隔離之用,內部座位多為長條椅,但TP/TPK32200型座位則呈「非」字形排列。隨著普通車逐步停駛,這類車廂有的被改為代用行李車(主要是長條椅客車),有兩節車廂則改為小客車運送用車廂。此外30TP/TPK32600型車輛長度為17公尺,其餘型式則為20公尺。

於2006年11月1日起與平快車合併改稱普快車。

柴油普通車(柴普)

此為以自身有動力之柴油客車行駛的普通車。所用客車主要分類如下:

  • DR2100/2200/2300/2400型:臺灣日治時期的汽油車衍生而來的柴油車。當時汽油車作為比普通車高一級的中短程通勤車,戰後於1950年代逐步改裝柴油引擎,改為DR2100~2400型,初期曾用以開行中程飛快車,並於縱貫線以及宜蘭線作為通勤用客車,票價分別比照汽油車與克難號。於DR2500/2600型接替行駛飛快車以後,便作為通勤用柴油客車。之後轉入支線。在引進45DR1000型冷氣柴客後已經報廢。
  • DR2500/2600型柴油客車(飛快車),在DR2700型開始行駛光華號以後逐步退居次要地位,最後進入東勢線作為普通車。已於1989年全數報廢。
  • DR2510型柴油客車。
  • DR2000型:在日治時期臺東線也有汽油車行駛,後來也改裝柴油引擎,並牽引木造客車行駛。另後來引入LDR2300—2400型柴油客車,作為光華號行駛,台東線更改軌距後,本型車改成1067mm軌距,型式改為DR2000型,用於行駛普通車。1998年6月9日為配合蒸汽火車CK101復活行駛,臺鐵選擇四輛車況較好的DR2050型無動力拖車整修成為觀光懷舊客車使用。
  • DR2700型:此型車輛曾於海線、內灣線、林口線、花東線與南迴線作為每站皆停的普通車行駛。花東鐵路電氣化後退役。

列車形式:SP,SPK,TP,TPK

車廂規格:長20m 

寬2.865m 

高3.92/3.953m

運用班次:旅行社包車-南迴線藍皮解憂號

普通車在末期所使用的車廂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 1966 ~ 1970 年間由日本購入的 35 噸 SP(K)32400 ~32700型客車,此型車內裝為雙排兩人座、中間為走道的形式,原是用於對號特快上;另一是 1959  ~  1969 年由日本購入的35噸TP(K)32700 ~ 32850 型( 後改為代用行李車 ) 及 1971 年由印度購入的40噸TP(K)32200 型通勤式客車,內裝為長條椅相親座,在南迴線上最後的定期運用中,不時可見混合編組的情形。2021 年 3 月停駛後車廂進廠大幅整修,重出江湖已改為旅行社包車的觀光列車,以「藍皮解憂號」名義定期於南迴線行駛。

 SP(K)型雙排兩人座車廂內裝原貌

TP(K)32200型通勤式客車內裝原貌

代用行李車已有部分再改為自行車專用車廂

曾經的「手寫」終點指示牌 相當具有台鐵風 

柴聯系列

冷氣柴客

冷氣柴客是 DR 1000 型冷氣柴油客車的簡稱,此型車引進的緣由是為了取代原運用在支線上的無空調柴油普通客車 ( DR2100 ~ 2400 型 ),1998年12月2日首先行駛於集集線,其後陸續運用至內灣線、平溪線,有時亦兼作短途區間車。冷氣柴客的外觀塗裝與自強號柴聯車相同,內部也有拱門設計,只是車廂規格受限支線淨空因素小了一些,可說是自強號 DR 3100 型的縮小版,而且能單節行駛,具有機動性高,調度容易等優點。原本車內的座椅配置類似對號列車,2005年起為提高載客量陸續進廠改成兩側對座的長條椅,今日僅剩DR1035此輛保留原貌。另 DR1036 內部曾改裝增設會議室,作為局長專車使用一段時間,車籍編號亦改為DSC1001,但因平溪、內灣、集集線目前仍有相當高的旅遊運輸需求,故於 2014 年 9 月再進廠改裝恢復成一般客室,並重新投入支線上使用。

自強系列

自強號在時刻表或票證名稱上,曾有「電特快」、「自強特快」等別稱。臺鐵於1976年委託中華民國民意測驗協會,以內部預定好的40餘個名字及「對在電化工程完成後,與莒光號相同之優等電車,試擬命名,以那個最適當之反應」問題來隨機訪問旅客,調查結果為自強號(1,115票)、勝利號(987票)及自由號(823票)的票數各占33%。臺鐵把此結果呈報給臺灣省政府,經時任臺灣省政府主席謝東閔裁奪後,該新型客車定名為自強號,希望這批車能「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故以此命名之。

2010年以前,臺鐵官方資料把自強號譯成「Tzu-Chiang」,民間普遍譯成「Tze-Chiang」,少數車站亦有參照漢語拼音譯為「Zi-qiang」,後期已經統一格式

區間車

區間車是2006年11月 1 日大改點後新設的車種,此車種的出現連帶使得「電車」及「冷氣柴客」等名稱廢止併入區間車內,同時亦納入當時的屏東線通勤復興號,有著順應台鐵「簡化車種」政策的意味。區間車有兩個特點—全列車非對號入座及各站皆停的運行模式,主要定位在服務短途通勤旅客。2006年改點當時亦新開行區間快車,安排僅停靠中型以上城鎮的車站,以滿足短、中程旅客快速的旅運需求

通勤電車

通勤電車是台鐵為因應西部都會區內大量的通勤需求,以及逐步汰換老舊普通車廂的目標,於1990年所引進的全新電聯車組,當時首先登場的是 EMU400 型電聯車,於該年11月10日正式在基隆新竹間營運。營運後台鐵對此等級的列車名稱曾有一段混亂時,車票、時刻表及車站公告欄上就出現過「電車」、「電聯車」、「通勤電車」、「通勤電聯車」、「復興號電聯車」等數種名稱,直到 1996 年 7 月才正式公告定名為「電車」,但在電腦式車票上卻仍保有通勤電車之名,直到改為區間車後才消失。通勤電車以其加減速性能優異、載客量大、上下車速度快等特點,已成為短途通勤區間的主要列車。

車種介紹

自強號

自強號車種始於1978年 8 月15日,縱貫線電氣化第二期完工通車至台中之時,由EMU100型電聯車率先行駛。其後至1982年引進DR2800型柴聯車,作為東部幹線非電氣化區間自強號之用。

在1996年推拉式自強號引進之前,自強號的運用不僅停靠站少且旅行時間短,常受到中長途旅客的青睞,是當時台鐵城際運輸的主力車種。然而在推拉式自強號大舉上線後,自強號班次變得不再稀有且停靠站開始越來越多,速度與時間的優勢逐漸喪失,同時在西部面臨國道客運平價策略的競爭,光環已逐漸褪去。2007年高鐵通車後,西線自強號更是受到巨大衝擊,為區隔市場只能繼續大量增停中型城鎮車站,僅保留數班直達車運用,而東線自強號則是至今仍保持一定的運行水準。此車種歷經多次增購車輛,現今列車形式已相當多元。